從2014年開始,雙十二購物節就一直延續著線上線下同步活動的傳統,連續多年聯合商家展開隨機立減最高優惠五折的活動,也不斷用買空超市連夜營業等新聞造勢。那么今年的雙十二呢?橫向和一個多月前的雙十一比較,線上的每300減30比雙十一的每400減50力度小了不少。縱向和往年的雙十一比較,最吸引消費者的立減優惠最高五折也沒了,變成了幾塊錢幾毛錢的花唄紅包。盡管有餓了么、天貓超市等新面孔加入,阿里聲稱參與商家超過200萬較去年翻倍,但優惠幅度減少是事實。
?
?
為啥今年雙十二商家的優惠力度減小了?記者咨詢了阿里公關部門,對方以今天不方便協調采訪為由拒絕了。而阿里去年也沒有公布雙十二線上銷售數據,與雙十一的大張旗鼓形成鮮明對比。
記者從螞蟻金服處了解到,作為歷年雙十二的組織推廣部門,口碑已經從螞蟻金服劃歸阿里集團管理。這直接造成雙十一和雙十二都由阿里集團操辦,造成左右互搏的局面。集團為雙十一做足準備后,留給雙十二的發力空間自然不大。這一點,很多受訪市民也是感同身受。
?
?
此前,電商造節一度是促銷的有效方式,阿里造出雙十一、雙十二兩個購物節,京東造出618年中大促,蘇寧也有818購物節。而今年盡管電商銷售額還在增長,但是增速明顯放慢,各大購物節相互擠壓,其套路為人熟知后,也成了常規手段。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周勤表示,目前一沒有新的熱點,二也沒有擴張消費需求的能力,很容易導致大家對不斷過節這種疲勞感。
?
?
周勤表示,由于電商銷售額已經快要觸及天花板。未來想拉動銷售,商家們必須跟上消費升級的節奏,單純制造購物節,恐怕很難催生出新的銷量增長點。
?
?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周勤認為,從商家角度來說要解決的問題,必須尋找到新的消費模式,尋找新的消費熱點。商家必須考慮,如何增加服務,特別是目前價格較高的教育、醫療、衛生和體育等服務,提高的消費層級需要升級。
?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元國璋 編輯/蔣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