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評論頁面,除了累計超過數百條的買家留言,還能看到這樣一些評論:超贊,居然拿到了Prada的錢包;親,超愛你,是LV的手包呢,超喜歡;真的是正品啊,都是名牌貨,我淘到寶了……
家住廣州南沙的tiger坦言,在看到這些評論時,她對那些賣家的信任度一下子升到了頂點。
兩周前,同事向Tiger推薦了幾款二手電商平臺上的“寶貝”鏈接,說是有她最喜歡的名牌包包,好奇心驅使之下,Tiger點擊了這幾個店鋪,果然看到了自己一直心儀的寶貝。
“店主小姐姐看來都是那種經常出國血拼和旅游的白富美,介紹說轉讓的寶貝都是自己用過、穿過一兩次的閑置鞋服、包包,半賣半送。”
有趣的是,買家需要花25元付個運費,但是不可以自行挑選和指定具體商品,一切隨機,全憑“運氣”。一開始,Tiger心里充滿了疑慮,但是那些鋪天蓋地的好評讓她升起了一絲“賭一把”的想法,直接點選支付了25元郵費。最終,寄到家中的寶貝是一個大概9成新的蔻馳印花帆布手拿包, 讓她在驚喜之余,又開始糾結這個手包是否是正品了……
只需付些許“運費”,就能獲得一個隨機裝有二手名牌鞋服、包包的包裹,且這些商品的價值(如果全新)都在幾百、上千元不等,果真有此等好事嗎?
個人閑置名牌商品,在二手平臺上“付郵即可得”的背后,究竟隱藏了什么貓膩?
“拿到衣服穿了幾天之后,才開始感覺有些不對勁了。”
和Tiger一樣,在某二手平臺“美女賣家”的店鋪里支付了25元運費之后,大一新生黃安琪收到了一個賣家“隨機”寄出的閑置商品包裹,里面包著的是一件美國潮牌“GUESS”的短袖T恤,讓她有些喜出望外。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無法指定尺碼,這件T恤有些偏大,幸好并不影響日穿衣搭配。而在同學面前“顯擺”了幾天之后,她卻發現衣服清洗之后圖案褪色嚴重,且經過幾回晾曬,縫線部分也開始有些松垮了。
“我曾想過這是不是假貨,在網上找了不少鑒別方式,包括看水洗標、印刷圖案,但都挺難辨別的。”安琪給懂懂筆記發來了幾張T恤的照片以及下單時的截圖。由于她購買的是賣家閑置的二手商品,很難要求對方出示衣服購買時的相關憑證,而對方也表示包裝袋從國外帶回來之前就扔掉了。
自己購買二手的潮牌T恤,本身就有些虛榮心作祟,再加上只花了25元“運費”,性價比也可以算的上超高了。思前想后,安琪覺得至少這件T恤比逛小攤看到的所謂高仿強了不少。
“畢竟買不起大牌,身邊接觸大牌的人也少,反正也分辨不來。”有著相同想法的,還有在前海一家互聯網公司擔任前臺工作的李旭(化名)。她告訴懂懂筆記,自己也是在電商平臺上花了25元運費,隨機買到了一款Samantha Thavasa的單肩背包,成色九成新。除了皮質手感略硬之外,外形與網上搜到的同款背包一模一樣。
“這是個日本牌子,在國內也比較生僻,用過的人不多。”因為李旭自己也無法憑手感辨別這款背包到底是不是正品,而身邊的同事、朋友對這款日系“名牌”背包贊不絕口,也讓她心理上十分滿足。當嘗到了甜頭后,她再次登錄到那個二手電商平臺想淘換類似精品包包時,卻發現類似的賣家多了起來,甚至有四、五位同時掛出了“付郵即可得”隨機閑置名牌的口號,而且美女店主都號稱是自用閑置品。
這感覺,讓她有點懵了。
“盡管對方都是說自己是時尚買手,有大量閑置國外品牌的鞋服。但同時出現了這么多買手,也的確有些令人難以置信。”李旭覺得,二手商品沒有三標、票據,本來就很難辨別真假,雖然25元買了假名牌也不算虧,而且面子上也過得去,但總覺得哪里有些不對勁。
僅花幾十元,就可以在這些電商平臺上購得一件號稱時尚買手閑置的名牌商品,對于不少和安琪、李旭一樣收入不高、預算有限,卻愛慕虛榮的女生,還是具有相當吸引力的。
那么,這些電商平臺上“付郵即可得”的閑置名牌,到底和“名牌”有關系嗎?
通過幾位買家所提供的銷售渠道,懂懂筆記購買了三個“付郵即可得”的名牌閑置商品。
三件包裹中,包括一件潮牌“off white”基礎箭頭款的T恤;一雙“耐克”的女式運動鞋,一個“anello”女士背包。懂懂筆記將這些所謂的閑置名牌,拿給熟悉的資深時尚買手、海淘達人莫何進行鑒別。
“說是二手舊物,真心‘委屈’它們了。” 莫何告訴懂懂筆記,這三件所謂的閑置名牌,其實就是拆去了“三標”和外包裝袋的山寨品,成色倒是全新的。
她舉出了幾個細節問題:無論是衣服、背包還是鞋子,縫線都十分粗糙,logo的印制也不夠精細,而且所使用的材料感覺非常廉價,尤其是“anello”背包的布料,甚至發出了較為刺激的氣味。
“至于衣服的味道,還有商品自帶的標簽,都可以篤定是全新的。”莫何表示,任何流水線上生產的服裝,或多或少都會有一股淡淡的機械油清香,有的還可能帶有包裝袋的味道。
這些味道都需要洗滌、通風才能去除。因此,二手服裝,是不可能帶有類似的味道,取而代之的是洗滌劑的芬芳。至于閑置的鞋子,更不可能有那種新橡膠的氣味。
“而標簽也都沒有水洗、穿著之后的褪色和磨損痕跡,字體顏色非常深。”她告訴懂懂筆記,無論是質量多么好、價格多么貴的名牌鞋服,標簽都會在穿著幾次之后,受到不成程度的磨損,文字、圖案顏色變得略有暗淡。
尤其是穿在腳上的運動鞋,即便鞋底只與地面接觸幾次,也不可能擦洗得一塵不染,連一絲使用的污漬都沒有。買家只要稍微留意,完全就能夠識別這些商品并非閑置,而是全新的山寨貨。
“(款式)也比較舊,應該是山寨廠的庫存貨。”再仔細研究了“閑置服裝”之后,莫何表示,這些都是過去流行過的舊款式。以“off white”T恤為例,現在基本很難再買到全新的基礎箭頭款設計,即便透過微商渠道,也很難找到此款的高仿T恤。
因此,她覺得“付郵即可得”的所謂閑置名牌,有可能只是低端服飾廠商、高仿鞋服批發商清理庫存的一個新噱頭。加上這些山寨庫存品的成本價格也極其低廉,打包處理價可能沒超過5元/件(甚至可能直接打包按整體重量兜售)。除去低價快遞所需的運費,賣家還能賺到5~15元不等。
低價、閑置、名牌、時尚美女買手……賣家正是抓住了這些極其誘人的字眼,吸引那些貪小便宜、愛慕虛榮的消費者的關注。
在掏幾十元支付所謂的“運費”,購買到成本僅是個位數的庫存山寨貨之后,有些買家或許還沾沾自喜以為“撿到寶”,這也可以說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然而,隨著對這些現象的進一步深挖,懂懂筆記卻發現,這些所謂的“閑置”商品,遠沒有莫何所分析的那么簡單。
“現在貨不好賣呀,大家只能編故事啦。”
在以電商賣家的身份,聯系上一家自稱有大量庫存時尚服裝鞋包的商家后,負責人李海(化名)對懂懂筆記表示,其倉庫位于福建泉州,合作方式既支持整批提貨,也可以委托全國一件代發。
他透露,過去這些山寨產品大都是通過部分準入門檻比較低的電商平臺,利用拼購等方式進行傾銷的。然而,近一年來經過大量媒體曝光、電商平臺自查整頓后,這些商品已經很難繼續再上架銷售了。
“所以就只能大量低價清貨,廠商也只求拿回一些生產成本罷了。”李海比較“坦承”地解釋,之前有部分個人賣家嘗試在倉庫拿貨,并在淘寶上以大牌高仿的名義銷售,結果被用戶舉報,而遭到封禁處罰。他提醒,“你們可千萬別這么干,這招現在走不通。”
可以說,類似的低端山寨商品已經不能“明目張膽”的公開叫賣。只能夠通過編故事的手段,讓消費者心甘情愿買個“心理安慰”。而他最為推崇的方式,恰巧就是二手電商上面的閑置名牌“付郵費即可得”。
李海表示,如果批量合作的話,每件山寨庫存商品價錢統一為3元,代發快遞運費根據買家收貨地點的不同,費用也各不相同,但一般都在7元以內,并確保賣家每單所能獲得的利潤維持在5元以上。
在懂懂筆記表示會有較大的投入后,李海主動表示,如果擔心獲利空間有限,還有更多庫存“海外名牌”服裝可以合作,利潤空間更高,且保證“貨真”價實。
“都是真的名牌,只不過是洋垃圾、舊貨,那些價錢更便宜。”他提醒這些舊服裝鞋帽無論在任何電商平臺,都是無法以正常方式銷售的。
這種商品,不管價格多么便宜,消費者也不會買賬,因為沒有人不擔心衛生和檢疫問題。但換個說法,利用二手電商平臺,以賣家個人閑置名牌的名義“付郵即可得”,就不存在類似的障礙了。
李海著重提示,即便收貨之后,買家發現衣物鞋包成色太舊,也沒有理由去維權、投訴甚至舉報(因為是二手交易)。至于類似的舊衣褲鞋包,可以按重量批發,價格基本可以控制到每件一兩元。
“具體來源我就不說了,你也別問這些貨的來源,總之是保真了。”李海笑著說,因為是洋垃圾,所以基本可以確保品牌的真實性,至于新舊成色他也無法保證。
由于利潤空間實在巨大,有不少實力較大的賣家更青睞批量購買類似的舊貨,當成時尚買手的“個人閑置商品”,在二手平臺上兜售。而仔細分析一下這些銷售閑置名牌的賣家資料,有的在短短一個月內就累積了數百條銷售記錄。靜下心來自問,有哪一個正常的個人用戶,能夠擁有數量如此龐大的閑置名牌衣褲鞋包?品類能如此齊全?型號尺寸如此齊備?
即便是真正的時尚買手,也不可能將所謂的二手閑置商品,以如此輕率、廉價的方式進行傾售。這個道理十分淺顯,卻依舊有為數眾多的用戶購買,并不吝予以商家好評。
或許,這只能用虛榮蒙蔽雙眼、貪念沖昏理性來解釋了。在不知不覺中,不知真相的用戶成了不良商家清理庫存、消化垃圾、獲取暴利的渠道。買家向周圍人顯擺的,是不知道從何而來的所謂名牌;而通過隱秘手段獲取暴利的,很可能就是那些打著美女時尚買手旗號的無良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