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鮑師傅創始人透露,已將一家涉嫌侵權、以“鮑師傅原創者”名義開展連鎖加盟的北京易尚公司訴至北京、南京、杭州三地法院,將于本月中旬開庭。
?
?
鮑師傅糕點是一間主營蛋糕西點的是老字號糕點店,其創始人鮑才勝成長于江西撫州資溪這個贛東南小縣城,資溪被稱為中國的“面包之鄉”。
2003年,當時43歲的鮑才勝覺得大城市更有發展潛力,于是來到北京,在中國傳媒大學旁定福莊北街上,開了一家五六十平米的小店,于是,“鮑師傅”這個牌子開始出現了。
當時,北京地區,味多美、好利來等面包品牌已經經營的風生水起,鮑才勝深知只有找到自己的特色,才能活下去。
經過反復的實驗,鮑才勝發現,蛋糕的口感更為鮮嫩,營養成分也更高,隨即決定圍繞手工蛋糕打造特色小吃。
一開始,鮑師傅就首創了一款肉松小貝,深受學生們的喜愛,開始有很多人來排隊,肉松小貝也成為了鮑師傅的主打產品。靠這個單品,鮑才勝用5年時間在北京掙了一套房。
2008年,因為房租到期等原因,鮑才勝在雍和宮開了一家店,那時,他開始打出黃底霓虹字的“鮑師傅糕點招牌”,并沿用至今。
2017年2月,在北京已經火了十幾年的鮑師傅突然火到了上海,,上海人民廣場的“鮑師傅糕點”一夜爆紅,消費者爭先恐后的排起了長隊,但是這對鮑才勝來說,卻不是一件好事。
畢竟,排隊也會傷害用戶體驗,那段時間,他逼著店員加快出貨,甚至還用嚴格的績效來控制出貨時間,經過嘗試和改進,鮑才勝發現當1個人出貨,4個人協助裝袋的時候效率最高。
按照網紅店的套路,這個時候招商加盟肯定能狠賺一筆,但是鮑師傅堅持只做直營店,十幾年了,鮑師傅的擴張速度可以說是太慢了,在管理上,鮑師傅但要求所有的店長都要從店員成長起來,店員都是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來培養。
這在一方面,讓鮑師傅的每一步都走的很踏實,店長了解門店運營流程和邏輯,另一方面,也是這種緩慢的管理流程,讓鮑師傅這個品牌這么多年來還是像一個夫妻店一樣,沒有什么更高效的管理和商業模式。
就連鮑師傅這個商標也是到2013年才開始著手注冊的,2014年,“鮑師傅”商標注冊成功。從2003年到2014年,鮑師傅面對山寨都是無計可施,拿到商標注冊后,鮑才勝正式開始了維權之路。
?
?
2017年5月,鮑師傅的第一起維權案有了結果,整場官司持續半年,對方的賠償金只有一萬塊錢,還不夠請一個律師的費用。
就在前幾天,面對侵權和不正當競爭,鮑才勝決定不再沉默,要用法律來維權。日前,鮑師傅公司已經將另外一家以“鮑師傅總部”的名義開展連鎖加盟的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訴至北京、南京、杭州的法院,法院已經受理,最早的開庭日期是3月14日。
據說,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加盟宣傳中使用的圖片,都是鮑師傅的門店排隊照片,在該公司的微博、微信公眾號“鮑師傅總部”賬號上,可以看到正在招商加盟,單店加盟費用9.8萬元以。據媒體報道,目前該公司已經有百家左右鮑師傅加盟店。
據調查,北京易尚注冊的“鮑師傅”商標,是一個戴圍裙、打領結的男子頭像黑白繪圖以及“鮑師傅”三個字和其拼音的組合。該商標注冊的申請日期是2015年9月。
而鮑才勝在面包、糕點品類中注冊的商標,就是楷體的“鮑師傅”三個字,注冊申請日期為2013年4月。而目前,鮑才勝委托律師對易尚在餐飲以及飲料類的鮑師傅商標,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起了“無效宣告申請”。
在商標局官網上,查詢到的申請注冊或已經注冊成功的“鮑師傅”或帶有“鮑師傅”字樣的商標多達133件。但是,其中由鮑才勝所屬的北京鮑才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提出申請的只有22件。還有近100個“鮑師傅”以及相關字樣的商標是在2017年,也是就鮑師傅這個字號大火之后,提出申請的。
其實,鮑師傅的維權打假之路已經足了很長時間,但是由于缺少重視和專業的規避風險措施,對于來勢洶洶的山寨品牌,連鮑才勝都覺得無能為力。
但是發生這么多事情以后,鮑才勝公司已于今年上線了官方微信公眾號“鮑師傅糕點”,并公布了全國26家門店地址。在這期間,也有很多熱心網友在社交媒體公開了不少山寨門店,讓消費者警惕上當受騙。
通過這次事件,對網紅小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教訓,商標保護要從一開始就得到重視,以免企業一旦有氣色再去處理就難了。
就比如我們的創業項目燕小嘜,依賴創新性的品類和設立理念,也引來一波假冒抄襲者,什么“嘜小見”、“嘜小萌”、“麥小燕”...無論產品品質還是包裝,都顯得廉價沒有質感,無疑拉低了燕小嘜的品牌印象,誤導消費者選擇,更嚴重傷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不過話說回來,吃了那么多假的鮑師傅,還真想嘗嘗正宗鮑師傅是啥味道呢!作為福利,現就權威公布北京現有13家正宗鮑師傅門店,分別是:
文/燕小嘜陳軒、病毒營銷陳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