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百度金融、蘇寧金融等互金平臺均有在售金交所理財產品,因其流量優勢,規模更大,值得關注。
其中,引起廣泛關注的騰訊理財通在上周短暫下線“浙銀財富涌金錢包”后,近日又推出了新的金交所理財產品,依然千元即可起投。
一家互聯網巨頭旗下互金平臺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金交所是第三方,互金平臺和金交所合作,首先,金交所有一些模式是監管審批和認可的,比如金融資產收益權等,可以避免法律風險;其次,金交所也會起到監督和規范的作用。
不過,互金平臺對接金交所產品,可能存在將權益拆分、規避200投資人上限等問題,這些合規風險目前仍無定論。
騰訊理財通再現金交所產品
6月初,騰訊理財通“浙銀財富涌金錢包”產品因合規問題受到關注,隨后產品暫時下線。
6月20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騰訊理財通在售多款由金交所提供的理財產品。比如“平安通盈十月盈第2期”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5.3%,1000元起購。介紹顯示,該產品由招銀前海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發行,由平安銀行進行資產推介/管理服務,通過騰訊理財通平臺征集意向投資者。
《平安通盈十月盈系列理財計劃之產品說明書》顯示,發行總規模上限為1.5億元,分多期發行,單期產品持有者人數不超過200人。
另一款“廈金中心廈盈通(華融渝富)第1期”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5.8%,1萬元起購。該產品由中國華融子公司華融渝富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資產并進行管理,由廈門國際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登記掛牌,資產持有人是深圳廈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廈門國際金融技術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多位金交中心法律合規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就目前產品信息披露來看,這款應是華融渝富在廈門國際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發行產品,深圳廈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購買產品,再在騰訊理財通轉讓收益。”
上述金交中心法律合規人士表示,這一模式可能存在合規問題,“清整聯辦[2017]31號文”提出,嚴格按照37號文、38號文有關規定,要求金融資產交易場所停止將收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后發售給投資者,只能將權益進行整體轉讓。
“我們跟監管溝通過,‘只能將權益進行整體轉讓’指轉讓環節,也就是只能轉讓給一個主體,而在金融平臺上轉讓,可能存在問題。”上述金交中心法律合規人士認為。
爭議點:或涉嫌權益拆分
金交所理財這塊業務并非只有騰訊布局,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京東金融、蘇寧金融、百度金融等也涉足其中。“業內大家的做法都差不多。”一家互聯網巨頭旗下互金平臺人士表示。比如京東金融“天信寶47號002”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5.4%,發售金額100萬元,起投金額5000元。該產品為普惠金融交易中心(大連)有限公司天信寶47號定向融資計劃合約產品,底層資產均為小額分散且有足額抵押的消費信貸資產。
該產品合同顯示,該定向融資計劃產品總規模為400萬元,本產品分5期發行,單期產品持有者人數不超過200人,每期產品單獨備案。
蘇寧金融“財富安享-理財計劃025739”產品也是類似模式,5000元起投,募集上限80萬元,定向投資債權資產,該產品是南京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登記、備案、掛牌、兌付或主動管理的理財產品。
一家金交中心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類產品總規模類似銀行授信額度,發行人可以按照需求進行分期發行。不過,上述產品可能涉嫌將權益拆分。我們一般最小的規模650萬元,通常情況都在2000萬元以上,每期規模100萬元左右人力成本太高。而且,根據承銷單位的不同,拆分的可能性也不同,比如互金平臺,因為起投金額很低,如果不拆分,不可能在200人以內募集幾千萬或上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