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看利率比銀行高很多,把錢存到這里一年下來能賺不少,回家把養老錢都拿來投資,結果收到幾個月利息后投資公司便關了門……
李老太的經歷也許是發生在沈陽最具代表性的遭非法集資欺騙上當的代表。
而在警方看來:傳單、送油、利率高于銀行等小把戲其實早已露出非法集資跡象。昨日上午,遼寧省公安廳與沈陽市公安局聯合省、市處置非法集資辦公室等部門在沈陽奧林匹克中心綜合館廣場,開展“防范風險、護航發展”打擊經濟犯罪集中宣傳日活動,總結非法集資六種典型手法,教您如何快速識別非法集資。
案例:在沈開投資公司騙1040萬獲刑13年半
2014年3月7日,于某伙同張某(在逃)注冊成立鼎啟鑫公司,虛構為洛陽兩家公司融資,通過在公司附近的公園、小區等地發傳單的方式拉客戶。
他們接收客戶投資一萬元起,承諾高額利息,期限三個月的月利息1.1%,六個月1.15%,十二個月1.2%,每月的18日到20日給客戶返利息。直到洛陽人于某被公安機關抓獲,自2014年5月至11月,鼎啟鑫公司吸收存款涉及164人,簽署合同277份,尚未歸還合同本金1040萬元。李老太就是其中一名被害人。
近日,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于某犯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罰金五萬元;與此前判決作出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十五萬元。
偵查機關扣押的贓物汽車一臺,依法處理后所得價款按比例返還各被害人,不足部分責令被告人于某退賠。
非法集資由房地產轉向理財、擔保、P2P
數據顯示,2015年遼寧各市上報各類涉嫌非法集資案件及線索65件,涉案金額近18億元,涉及人數近5000人,非法集資從房地產等行業逐漸轉向投資理財、非融資性擔保、P2P網絡借貸等領域。
數據顯示,涉眾型經濟犯罪活動全省公安機關立案200余起,其中涉及河北、江蘇等多省特大跨省非法集資2起案件,沈陽華玉黃金、大連孔凡通等4起重大案件被公安部列為部督案件。
全省公安機關搗毀地下錢莊20余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0余人,核查可疑交易賬戶1000余個,核查涉案資金高達2000億人民幣。
沈陽經偵支隊總結非法集資六種典型手法
1.假冒民營銀行的名義。借國家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機構的政策,謊稱已經獲得或正在申辦民營銀行的牌照,虛構民營銀行的名義發售原始股或者吸收存款。
2.非融資性擔保企業以開展擔保業務為名。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發售虛假的理財產品,另一個是虛構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擔保非法吸收資金。
3.打著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旗號。假冒或者虛構國際知名公司設立網站,并在網上發布銷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開發高新科技等信息,虛構股權上市增值前景或者許諾高額預期回報,誘騙市民向指定的個人賬戶匯入資金,然后關閉網站,攜款逃逸。
4.打著“養老”的旗號。有兩個突出形式:一是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為名,以高額回報、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人“加盟投資”。另一個是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游、發放小禮品方式,引誘老年人投入資金。
5.以高價回購收藏品為名。以毫無價值或者價格低廉的紀念品、紀念鈔、郵編等所謂的收藏品為工具,聲稱有巨大升值空間,承諾在約定的時間后高價回購,引誘市民購買,然后攜款潛逃。
6.假借P2P名義。即套用互聯網金融創新概念,設立所謂P2P網絡借款平臺,以高利為誘餌,采取虛構借款人及資金用途、發布虛假招標信息等手段吸收公眾存款,突然關閉網站或攜款潛逃。
如何快速識別
1.看融資合法性
合法的融資應得到有關部門批準。發行股票要得到中國證監會批準,應當在股票交易所交易;銷售保險要得到中國保監會批準獲取代理人資格;發行債券(包括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債券),要得到財政部批準或中國銀監會批準。
2.看宣傳方式
是不是通過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獲取的集資信息,或者親戚朋友同事轉發轉告的信息,包括以各種途徑向市民傳播吸收資金的信息,以及明知吸收資金的信息向市民擴散而予以放任等情形。如果是,就要格外小心。
3.看經營模式
投資回報有哪些?有沒有實體項目?為什么不向銀行貸款?集資款用在實體經營項目還是投向不明?獲取利潤的途徑是什么?沒有項目或者虛構項目,甚至劣質項目都蘊含著巨大風險,市民要注意。
4.看參與集資主體
是不是誰都可以參與,對不特定對象來者不拒?這個時候,也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