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么問題來了,換號了怎么辦?
?
停機號碼泄漏用戶隱私
?
北京的王女士因為工作調動搬來杭州,在營業廳辦了一張杭州本地的電話卡。無語的是,王女士一給別人打電話,對方就拒接,甚至有人發短信來罵她“吃多了沒事干”。
?
通過給朋友撥打才發現,她的新號碼被多個手機安全軟件標記為“詐騙電話”。投訴到運營商處,對方卻表示這是軟件廠商標識的,他們只能幫忙協調。
?
江西的劉大爺最近買了智能機,想趕一把年輕人的潮流。辦理好電話卡后,他開始注冊微信、微博、淘寶等熱門應用。無奈的是,每每提交手機號,頁面就顯示“該號碼已綁定過賬號”。
?
不僅如此,手機還收到了銀行下發的轉賬短信,嚇得劉大爺以為錢被盜了,一問銀行,結果該號碼被綁定在另一個戶頭上。
?
福建的王先生最近剛換了手機號碼,有一天,他在使用支付寶的時候發現賬號被退出,再登錄卻提示密碼錯誤。而且,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卡被刷走了999元。
?
一路申訴,原來王先生的支付寶沒有將原號碼解綁,被后來的使用者利用“通過手機找回密碼”登錄了支付寶,小額免密支付刷走了銀行卡里的錢。
?
二次號碼變成“牛皮癬”
?
《電信網碼號資源管理辦法》規定,為了提高碼號資源利用率,未辦理停機保號業務且停機超過3個月以上的手機號碼,監管部門需要回收并再次利用。
?
但是,該號碼在互聯網上的使用痕跡并不能隨著回收而清除。平臺網站的注冊信息,安全軟件的標記信息,銀行等各單位的綁定信息,在號碼被重新使用后,依然伴隨著新用戶。
?
老用戶的信息容易被泄露、被利用,而新用戶容易被打擾、被拒絕。
?
而且有用戶反應,在解綁老號碼時,不少平臺更換手機號要求驗證老號碼,這死循環簡直逼死人了。
?
小盟仔細回想,自己的手機號辦過哪些業務,注冊過哪些平臺,太多了,注銷號碼時全面一一解綁,這靠譜嗎?
?
因此,運營商、各互聯網公司接到了大量的投訴。
?
運營商無法掌握號碼在其他平臺的注冊信息,只能聯系對應企業解決?;ヂ摼W公司也無法知曉某個用戶的號碼是否已經回收了,只能核對身份再做解決。
?
要不然,就再換個號碼咯。
?
資源共享解決難題
?
信息不對稱,是二次號碼泄露隱私的癥結。如果三大電信運營商,40多家移動轉售企業,成百上千家互聯網企業,彼此能互通有無,問題就好辦了。
?
5月8日,工信部旗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牽頭發起碼號服務推進組,成立了第三方平臺——“碼號資源共享平臺”。計劃通過推動移動互聯網、金融、電信運營商等領域電話號碼應用、資源的信息共享,解決這個老大難。
?
而且,碼號資源共享還能防止電信詐騙。當互聯網公司發現和攔截騷擾、詐騙電話時,數據同步到運營商處,可以第一時間凍結處理。
?
同時,平臺還在推進手機號、身份證、銀行卡號匹配驗證,如果人卡合一,銀行卡盜刷風險和移動支付綁卡盜刷將大幅降低。
?
手機號碼已成為個人身份標識,也成為互聯網用戶重要的安全堡壘。小盟期待相關行業和各企業共同推動碼號資源共享機制,讓二次號碼不再身份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