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口中的平臺,是一家名為“優庫速購”的購物網站,因宣稱購物全額返現,吸引了大量消費者。但好景不長,3月13日,該平臺停止運營,官方客服微信群解散,優庫速購如同人間蒸發。
而上千名曾在優庫速購上購物,期待全額返現的消費者,不僅沒有等來全額返現,有的甚至連商品都沒有收到。
在“全額返現”的美好期待落空后,一些疑問也開始出現:成立僅僅一個多月的優庫速購,為何會吸引幾千名消費者大手筆購物?其“全額返現”的背后,到底是詐騙,還是傳銷?
89元商品賣590元
鄧潔最初知道優庫速購,是因為妹妹推薦。
“我妹妹今年2月底在優庫速購上購買了一萬塊錢的東西,每天都能拿到幾百塊錢返現,她就推薦我去試試。”鄧潔表示,最初聽到全額返現時,自己是不相信的,但當親眼看到妹妹買的洗衣機和其他商品,以及每天幾百塊錢的返現后,她還是心動了。
鄧潔了解到,優庫速購上的商品根據價格的不同被劃分為新人專區、速購專區、庫購專區、平價專區四大類,其全額返現周期分別是6天、10天、20天、100天,每天等額返還。
但優庫速購上的商品普遍要比市場上的售價高出好幾倍,這讓鄧潔有些猶豫。她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妹妹買的一款售價7000多元的TCL洗衣機,在京東商城上售價僅為2000多元。但一想到妹妹收到的返現,她還是決定試一試。
3月9日,鄧潔在優庫速購的庫購專區花3000多元購買了電烤箱、料理機、豆漿機等商品。
根據鄧潔提供的部分訂單截圖,記者看到其購買的電烤箱、料理機、豆漿機售價分別為490元、590元、798元,但同樣的商品在京東的售價僅為108元、89元、299元,優庫速購的售價是市場價的3至6倍。
由于平臺宣稱72小時后發貨,因此一到3月13日早上,鄧潔就打開優庫速購APP想要查看物流情況,結果卻發現,嘗試多次無法登錄。于是她到優庫速購客服建立的微信群中詢問情況,卻發現自己在3月12日晚就被客服移出了微信群,微信群也已解散。
意識到情況不對勁后,鄧潔立馬向妹妹、網友等進行詢問,結果發現大家的遭遇都一樣,不僅如此,返現也在3月10日停止了。
“大家拼命和客服聯系,但客服好像人間蒸發一般,電話不接,微信不回,我們這才意識到平臺可能跑路了。”鄧潔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她當時還抱有最后一絲希望,覺得平臺雖然跑路了,返現沒有希望,但最起碼還能收到商品。
但截至3月29日記者發稿,鄧潔都沒有收到任何商品,她這才清醒過來,開始和其他消費者一起維權。
隨著鄧潔接觸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她發現,自己被騙的金額是最少的,有不少消費者被騙金額達三四萬元?!坝械娜烁乙粯樱唐窙]收到,返現更是沒有;也有人是收到了商品,返現只收到很少一部分。”鄧潔說。
“現在想想,優庫速購2月上旬才成立,3月13日就跑路,絕對一開始就是為了騙錢。”鄧潔嘆了口氣。
推薦人返傭模式促用戶規模裂變
3月22日,法治周末記者在網絡上搜索“優庫速購”,已經無法找到商城頁面,取而代之的則是諸多網友對優庫速購是否為騙子、購物全額返現模式等的質疑。
記者搜索優庫速購的微信公眾號也顯示沒有結果,其APP也處于無法登錄的狀態。
而記者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查詢“優庫速購”,結果顯示其公司全稱為“深圳市優庫速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公司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法定代表人為李曉輝,今年2017年1月3日才成立,目前的登記狀態為“存續”。
為何優庫速購成立時間如此之短,受害人數卻如此之多?它是靠什么吸引了如此多的消費者?
山東的古軍(化名)點出了其中的關鍵,那就是推薦人返傭模式。
“也就是平臺上的鉆石分銷?!弊鳛閮瀻焖儋徥芎φ呔S權群的群主,古軍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如果消費者在優庫速購上購買了188元的“鉆石分銷”,再推薦其他人到平臺上購物,就能得到其他人消費額1.5%或2.5%的返傭激勵。
鄧潔也向記者確認了這一點。
“說白了,鉆石分銷就是會員資格,花188元成為會員后,再推薦其他人購物就能提成?!?/span>鄧潔告訴法治周末記者,自己就是注冊了兩個賬號,其中一個賬號買了“鉆石分銷”,然后用這個賬號推薦另一個賬號買了三千多元的商品。
法治周末記者在優庫速購之前發布的資料中看到,確實有推薦人返傭激勵,但資料顯示,對推薦人返傭只有兩級,而古軍告訴記者,在微信群中,客服表示推薦人返傭是不限層級的。
“平臺鼓勵拉人,這應該是其一成立就能吸引大批消費者的根本原因,不然誰會注意到這些小平臺?!惫跑姼嬖V法治周末記者,自己是3月6日在平臺上購買了1萬多元的商品,如果不是之后平臺出了事,自己還計劃要推薦妻子買臺電視,以此來賺取傭金。
古軍告訴記者,在平臺消費后,消費者都會被優庫速購的微信客服拉到微信群中,“沒有把大家踢出群之前,14個微信群每個群成員數都有500人,達到了微信群人數上限,你想想看有多少人?!惫跑娬f。
古軍告訴記者,目前有上千名消費者參與維權,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受騙的消費者中被騙金額最低的幾千元,最高的則達十幾萬元,人均約為一萬元。
詐騙還是傳銷尚存爭議
網上交易保障中心副主任喬聰軍認為,優庫速購的模式符合傳銷定義中的“拉人頭”“復式計酬”的特點,而從目前消費者的投訴來看,優庫速購好像沒有入門費的強制要求,所以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傳銷。
而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網絡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武長海認為,優庫速購這種全額返現模式,從本質來講就是傳銷。
“只不過跟人們傳統觀念中的傳銷不太一樣,這是新型網絡傳銷。”武長海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從表面上來看,購物平臺承諾對消費者全額返現像是一種促銷手段,但實際上,平臺沒有盈利模式,根本無法做到這一點,因此,平臺一定是靠“借新補舊”才能做到這一點。
武長海認為,后期進入平臺的消費額,是平臺前期消費者返現的資金來源;在這種模式下,平臺實際存在一個隱性的金字塔銷售模式——最早進入的消費者處于金字塔頂層,后期進入的位于第二層、第三層等,只不過每層的人數和所獲報酬(返現)沒有嚴格規定,因此屬于不規則金字塔模式。
但亞太網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德良認為,優庫速購不應被定性為傳銷,而應從詐騙角度來討論。
詐騙罪主要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平臺承諾全額返現在先,沒有如約發貨并返現在后,平臺詐騙的嫌疑很大。”劉德良表示,“就比如一臺正常售價2000元的洗衣機,優庫速購售價7000元,如果平臺不發貨也不返現,那么就非法占有了消費者的7000元;如果平臺發貨了但沒有返現,那可以認為平臺非法占有了多出市場價格的5000元?!?/p>
而對于平臺的推薦人返傭激勵模式,劉德良認為,這應當被視為平臺的正常促銷手段,“被推薦人確實是在平臺購買了商品,并且商品的價格并不是高得離譜,這和傳銷中商品的定價模式不同,一般傳銷中的商品只是作為手段或幌子,價格高得離譜?!眲⒌铝急硎尽?/p>
而法治周末記者在調查時發現,“購物全額返現”模式不僅出現在購物平臺,還出現在實體超市、線下裝修公司等,如深圳晚報就曾在2016年9月份報道過“久久免費網”的全額返現騙局;經濟日報也在今年2月份發表過《全額返現要小心》的報道。
喬聰軍認為,設計“全額返現”騙局的不法分子,充分利用互聯網及APP的虛擬性和跨地域性,特別針對民間閑置資本追求高回報的需求,利用虛構的高收益作誘餌,快速斂財;而犯罪行為實施后,因為定性難、監管難等現實情況,很容易逃避打擊。
“而消費者維權時也會面臨種種困難,因為受害者往往分布在各地,而現行的監管機關都是屬地管轄,對于打擊跨地域的犯罪行為,取證和溝通成本也很高?!眴搪斳娬f。
武長海表示,新型網絡傳銷波及面廣,涉案金額巨大,嚴重擾亂金融秩序,當務之急是盡快研究出預防與監管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