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消息,今日據央視焦點訪談報道,前不久,江蘇宿遷等地警方破獲多起新型盜刷銀行卡的案件。警方發現,這是一種盜刷銀行卡的新手法:不法分子通過改裝POS機,盜取卡號和密碼進行盜刷,讓群眾財產受損。這種作案手法十發隱秘、不易察覺,普通用戶很難防范。
焦點訪談指出,POS機生產廠家和第三方支付機構違規操作,給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就好比讓犯罪分子找到了黑洞的入口。據報道,犯罪嫌疑人通過瑞銀信、樂富、拉卡拉等第三方支付機構辦理POS機300多臺,用于盜刷銀行卡作案,并在全國多地使用。
按規定,上述虛假商戶入網、POS機違規跨區域使用等問題,應由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責令第三方支付機構整改,并對其處以1到3萬元的罰款。
據了解,今年3月1日到6日,江蘇省宿遷市警方接連接到群眾報案,反映他們的銀行卡被盜刷。警方調查中發現,在短短的6天時間,8起盜刷案件涉案金額62萬多元。警方從銀行調取受害人刷卡記錄上看,在案發前幾名受害人都去過宿遷的華仔理發店、武夷君茶樓等場所刷卡消費,而且使用的都是POS機刷卡。
據警方通報,根據偵查,共抓獲洪某某、貢某等犯罪嫌疑人16名,涉案金額1000多萬元,案件涉及全國18個省市共200多起。其中,最大一筆一次盜刷人民幣91萬元。
通過改裝POS機盜取用戶卡號和密碼的案件,今年以來全國多地都有破獲。這種作案手法十發隱秘、不易察覺,普通用戶很難防范。
辦案人員分析,宿遷多起利用POS機作案之所以能得手,首先是部分廠家生產的POS機存在技術缺陷,按照POS機安全規范要求,POS機應該是拆機即毀,也就是說把機器拆了就不能再用了,但本案中,犯罪嫌疑人貢某、廖某某購買的聯迪E550型POS機卻沒有這個功能。
POS機這關沒有守住,接下來,如果使用POS機開展收單業務的第三方支付機構能依規操作,本案中盜刷銀行卡的問題也實現不了。在我國,可以使用POS機收單銀行卡的分為銀行系統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大多數銀行卡被盜刷案件中,我們總會看到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影子。本案中像貢某、洪某某、廖某某等特約商戶,他們需要在第三方支付機構注冊入網,這樣才能經營POS機業務。入網前,第三方收單機構應對特約商戶嚴格審核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有效身份證件等。但很多第三方支付機構卻無視這樣的硬性要求。
本該實名制管理的硬性規定卻形同虛設。警方在查扣的犯罪嫌疑人洪某某的電腦里發現,有大量的手持身份證的照片,這些都是他花錢買來用于辦理POS機的。洪某某在瑞銀信、樂富、拉卡拉等第三方支付機構辦理POS機300多臺,用于盜刷銀行卡作案。
除此之外,按照規定,對實體特約商戶,第三方收單機構不得跨省級行政區域開展收單業務。對這個禁止規定,有些第三方支付機構也是置若罔聞。犯罪嫌疑人洪某某常住深圳,他所辦理的300多臺POS機虛假注冊的地址遍及山東、河南、湖北等十多個省份,在全國多地使用。犯罪嫌疑人廖某某的三臺POS機注冊地在廈門,他卻帶到澳門使用。
早在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下發了《關于逐步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要求各發卡銀行、收單機構于2014年底前,全部關閉金融IC卡、POS機等線下渠道的降級交易。但有些銀行卻沒有執行這一要求。所謂降級交易,是指雖然用戶更換了安全等級高的金融IC卡,但是,刷卡時使用的卻是應該關閉的老式電話POS機。這種老式POS機單筆可刷上千萬元并且實時到賬。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廖某某就用一臺老式電話POS機,共盜刷金融IC卡9張,金額150多萬元,涉及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及廣東華興銀行,其中一張工商銀行卡單筆被盜刷91萬元。這六家銀行都沒有關閉降級交易渠道。
此外,目前QQ、微信等多家社交平臺已成為一些犯罪分子傳授犯罪方法、出售犯罪工具、尋找犯罪團伙的重要渠道。本案中,犯罪嫌疑人貢某就是通過在QQ群看到的信息,學習掌握了POS機改裝技術。現實生活中,貢某與洪某某、廖某某等人并不相識,也是通過QQ聊天糾結在一起。采訪期間,公安偵查員在QQ上用“料”“黑料”等關鍵詞,搜索出很多犯罪交流群。這里所說的“料”就是指犯罪分子盜取的銀行卡卡號和密碼信息。
這些公開討論如何犯罪的QQ群公然存在,暴露出的是網絡平臺不加管束以及網絡監管的缺失。近日,記者在QQ群上,再次用“料”“黑料”搜索,仍然可以加到一些討論買賣銀行卡信息的QQ群,記者將這些QQ群舉報給QQ群的管理平臺,幾天過去了,至今沒有看到客服的答復和處理。
公安辦案人員提出了建議:首先,從源頭上POS機生產要加強監管,POS機必須具備拆機即毀的功能;其次,銀行應該盡快給客戶更換安全等級高的芯片IC卡,同時發卡銀行也必須依規關閉IC卡降級交易渠道;此外,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監管部門需要加大審查管理力度。
通過以上案件可以看到,那么多環節有一個把住關,就不至于讓群眾財產受損失。相關機關和單位要汲取的經驗教訓、需要改進的工作確實不少,只有各個系統都有守土有責的意識,看好自己該看的門,監管機構對該看的門沒人看的問題嚴格處置,才能維護好金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