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2015年“雙11”前后,中消協針對國內主要電商平臺聲稱折扣力度大、標示銷量多的94款商品的價格、售后服務、產品質量開展了體驗式調查活動。體驗結果表明,在價格方面,部分商品涉嫌虛假折扣,存在網絡標價高于吊牌價等虛標原價情況,存在以“清倉價”、“限時搶購”、“史無前例,僅此一天”、“血拼24小時”、“逆天低價”、“雙十一最省錢”等價格誤導宣傳形式;在售后服務方面,部分商品以“快遞爆倉”為由延遲送貨,存在不提供正式票據或讓消費者補繳稅點再開發票的情況;在產品質量方面,部分服裝、箱包、鞋類樣品存在纖維成分含量與實際不符等問題。
據了解,近年來,網絡購物已經成為人們消費生活的一部分,網購銷售額屢創新高,特別是“雙11”期間,網購市場更是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消費者協會及有關部門受理投訴情況,相關消費糾紛呈現急劇上升的趨勢,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情況較為突出。目前,很多電商平臺及相關經營者正在為“雙11”活動做前期準備。為了加強對國內主要電商平臺“雙11”商品價格及服務的社會監督,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中消協針對2015年“雙11”期間主要電商平臺銷量相對較多的商品類別開展體驗式調查活動,詳細監測相關商品在2016年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期間價格變化,具體體驗送貨服務情況及無理由退貨情況,并重點測評相關商品質量狀況等。
中消協希望電商平臺及相關經營者,嚴格遵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價格法》《產品質量法》《廣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嚴把產品質量關,不做虛假宣傳,不搞價格誤導,嚴守“七日無理由退貨”等規定,將消費者權益落到實處。
據悉,此次體驗活動將由消費維權志愿者模擬消費者身份,獲取視頻、錄音、照片、網頁等圖文影像一手資料,并將相關商品委托專業機構進行測試。中消協相關負責人表示,體驗結果及發現的典型問題將及時向社會公布,并移送政府有關部門,建議作為信用建設負面典型處理。
同時,中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一是參與網購促銷活動前,可對所需物品進行簡單列舉、篩選,并結合實際需求購買,避免盲目選購,不要沖動消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二是關注網購商品價格變化,最好通過多個平臺、多種渠道了解所購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情況,不要被明顯低價所誤導,不要被虛假折扣所迷惑,同時要關注平臺和商家的信用評價情況,防范網購中高價低質、低價劣質陷阱;三是提前預估電商集中促銷可能帶來的配送延遲情況,并綜合考慮產品新鮮度、儲存條件以及延誤所帶來的系列問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四是簽收網購訂單前,務必開箱驗貨,遇有不符情況應當拒簽,也可運用“七日無理由退貨”權利爭取自身合法權益,但注意不要急于丟棄或損毀發票等購物憑證和必要的包裝,以方便退貨;五是要謹防釣魚網站,務必選擇正規的購物網站購物,不要隨意點擊網頁里、短信中的鏈接或浮動彈窗,不要輕易將個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家庭住址等)提供給他人,更不要輕易輸入動態驗證碼或轉告他人,增強防范網絡詐騙的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