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媒體綜合】繼銀聯商務和通聯支付之后,又一家支付公司被罰。央行昨日在其官網公布了對易寶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易寶支付”)的處罰公告,沒收其違法所得約1059.2萬元,并處以違法所得4倍的罰款約4236.9萬元。?
央行稱,經核查,易寶支付存在違反相關清算管理規定等違規現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制度沒收其違法所得約1059.2萬元,并處以違法所得4倍的罰款約4236.9萬元。?
?央行對易寶支付的處罰公告
?對此,易寶支付在其官網回應稱,堅決支持并認真執行人民銀行的決議,深刻反省自身不足,積極整改落實。
?這場力度空前的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已進行了幾個月的時間,有媒體報道稱,作為支付領域的一項重要整治內容,二清市場正經歷大規模摸底,其監管目標直指全面取締。?
此次易寶支付被罰就是涉及二清跑路事件。二清是指沒有獲得央行支付業務許可的單位或個人,在持牌收單機構的支持下實際從事支付業務的一種模式,它與一清的區別在于結算中多出的一道無資質中轉手序。?
而在易寶支付之前,通聯支付和銀聯商務兩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已先后被央行處罰1110.1萬元和2653.7萬元。此前,央行對通聯支付、銀聯商務開展了銀行卡收單業務檢查。認為上述兩家公司存在未落實商戶實名制、變造銀行卡交易信息、為無證機構提供交易接口、通過非客戶備付金賬戶存放并劃轉客戶備付金、外包服務管理不規范等嚴重違規現象。?
其實對于第三方支付,監管部門的管理也經歷了一個由松到緊的過程。2011年央行開始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2011年到2014年,央行先后發放了270多張支付牌照。但從去年開始,央行發放牌照的數量明顯放緩。?
今年4月,央行聯合14部委發布了《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嚴格支付機構市場準入和監管,加大違規處罰。專項整治主要圍繞兩個內容展開: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風險和跨機構清算業務,以及對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的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