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晚會稱,車易拍是一家二手車在線交易平臺,消費者可以將車賣給全國的二手車商。該平臺號稱 “透明”、“無差價”,但其實!他們設計了兩套后臺,買家和賣家的入口根本不同,看到的競拍價格也相差數千元,比如說,同一款車的競拍價格,賣家看到的7萬元,而買家看到的是6萬5,其中的那5000元差價去哪了,就不得而知了…
見上述視頻。
但車事兒兄認為,央視曝光的此問題,其實在任何電商平臺都存在,甚至可以說央視太不專業了。對于二手車電商來說,其足最大的危害還是二手車質量本身問題。
去年優信的一則“上上上優信二手車”廣告在好聲音決賽現場打響,一波集中的二手車電商廣告也由此開始打響。各家為了吸睛也是使用各種方法,其中就包括虛假的廣告詞。例如人人車主打“14天無理由退車”,然而在買家實際操作過程中,據稱是要收取10%的折舊費的。后來又玩起了文字游戲,將“14天無理由退車”變成“14天可退”。
修改前:
修改后:
其實二手車本身的性質決定了是做不到無理由退車的,所以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謹防廣告方的過度承諾。這種坑害消費者的行為,極大地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此外,有媒體報道,人人車被消費者投訴十余起,投訴問題歸類及處理方式:
1、售賣事故車。處理方式:最終達成退車協議。
2、檢測報告與實際車況不符。處理方式:未處理。
3、14天無理由可退,需扣除相應服務費。處理方式:扣除4000元,給予退車處理。
3、C2C平臺有車商冒充個人買家收車。處理方式:收走賣家資料2個月不歸還。
4、貸款遲遲未批,人人車卻要將定金支付給賣家。處理方式:消費者投訴媒體后,人人車回復“馬上跟進”。
5、交定金后車輛重新上架甚至被賣給其他人。處理方式:客服互相推諉,不予處理。
二手車電商模式中,線上流量大量都集中在信息平臺。但是作為發布平臺只能做到信息的篩選,交易形成后抽取傭金。沒有辦法去切入線下,實際的去查明車況。例如消費者陳先生他在2016年2月22日在51汽車網二手車專欄上,看中了一輛歐力威銀色1.4L自動擋車型,由于看到該網站打出的保證車經過二百多項檢測,沒火燒,沒淹水,沒重大事故。抱著信任的態度購買了此車,但是在線下的維修店檢測過程中,發現此車有泡水的嫌疑。但是信息平臺認為這是與經銷商發生的交易,與平臺本身無關。到現在還是沒有得到經銷商和信息平臺的解決方案。
二手車電商存在一車一況,并且交易鏈條很長,線上主要起引流的作用,但大部分的檢測,估值,過戶,整備等環節還是發生在線下。所以,車事兒兄認為,消費者除了確認服務承諾外,線下的檢測也要留個心眼。
檢測估值是二手車的核心環節,所以很多二手車電商選擇了自建檢測團隊。但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方面大家都宣稱自己有好幾百項檢測,但實際上檢測的時間一般都不到半個小時。檢測估值作為一門手藝活,進入的門檻其實不低,需要有大量的經驗。但是隨著行業玩家增多,人才出現缺口,所以各家的檢測人員從業水平也參差不齊。汽車之家曾經曝光過鑒別泡水車,無獨有偶,這輛車在人人車上公開的進行售賣。
對于這樣的現象,車事兒兄認為消費者除了平臺自有的檢測,最好過戶前再去第三方中立的檢測機構做下檢測。
????二手車交易要么對速度敏感,要么對價錢敏感。對于追求交易速度,急售的車主有些會把車直接放到實體店去售賣。但是如何保證車放在店里還能原封不動是個問題。去年1月,董先生將一輛大眾高爾夫R型汽車送到大搜車北京金源店,委托門店代為銷售。但后來到店里查看車輛時卻意外發現,車中原有的導航、擋把、空調面板等裝置都已經被更換過。大搜車工作人員表示,可能是有人夜間潛入展廳將車內設備盜走,同時承諾對此負責。
所以對于委托寄售,車事兒兄認為,在事先的合約中一定要詳細標注,以防此類事情發生。
二手車電商經歷2015年的輝煌之后,如今亟須改善服務質量,減少行業面臨的問題,將透明、安全、優質的服務體系提供給消費者,這樣才能獲得用戶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