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售假貨問題將是今年工商部門重點治理的對象。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將加快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建立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制度。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日前表示,工商總局已經建立“異常名錄”制度、違法企業制度,今年將進一步完善全國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網,規范企業行為。
當網絡購物成為人們日常購物的方式之一,網絡售假問題備受關注。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數據顯示,去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63.93萬件,其中在2萬件遠程購物投訴事件中,網絡購物占比達95.41%,較上年同期上升3.13%。網絡購物頻遭投訴因商品質量不合格、假冒現象嚴重以及七天無理由退貨難落實等多方面問題引起,此外,微商、海外代購等新興交易模式,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監管不嚴的問題。
張茅表示,針對網絡售假問題,國家工商總局目前已制定了一系列監管辦法,如監管抽查、界定七天無理由退貨范圍和標準等,但最根本的還是要建立企業的信用系統。據了解,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自2014年上線以來,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展開建設試點。張茅稱,計劃今年底,將完善國家企業信息網,真正起到建立企業信用制度、規范企業行為的目的。同時,還將建立經營異常名錄和違法企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