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朋友圈發送一條鏈接,或者讓好友“看廣告”,便能坐在家中等著錢來。這種輕松賺錢的方式到底是一種新型的電子商務形式,還是變相的網絡傳銷?
記者調查發現,隨著電子商務的興盛,傳銷手法也進行了“改革”,從線下走入了線上,多數以“電子商務”的形式騙取網友的信任。如今的網絡傳銷,大多都利用以下三種模式欺騙網友。
模式一點擊廣告可獲酬金
這種網絡傳銷的模式較為普遍,根據晨報調查顯示,大多數的網友都曾經遇到過好友發送的這種“看廣告”鏈接,這種模式的特點就是依靠發展下線會員增加廣告點擊率,從而獲得利潤獎勵。
2014年5月,一個名為香港微視傳媒的有限公司在內地上線,該公司號稱獨創了“人脈互動廣告分銷模式”,有意加入者只要繳納200美元至6000美元五個級別的加盟費后,登錄“微視傳媒”網站注冊即可成為會員。
加盟商點擊收看推送的圖文廣告,提高了廣告的送達率與曝光率,就能獲得酬金。出的錢不同,加盟的級別也不同,獲得的回報收益也大有區別。除了看廣告賺錢外,還能在微信上“點燈”賺錢,每天通過微信進入“點燈”網頁,輸入自己的賬號和密碼,生成“點燈”分享給朋友,就能獲得收益。2015年11月,12名組織者在江蘇淮安市盱眙縣人民法院被判刑并處以罰金。
模式二多層級虛擬傳銷
這種傳銷手段近年來十分流行,傳銷
組織者通過大肆鼓吹電子商務快速致富的神話,變相收取“入門費”。或者假借“個人理財”等名義,騙取網民入會,即可獲取高額利潤,并以利潤獎勵等措施激勵會員。
2013年5月開始,“MSA控股集團”網站開始進行宣傳,主要以出售虛擬游戲豆為名,通過一系列的獎勵制度來吸引參與者投入資金并成為會員。
該網站在宣傳中表示,參與者所得利潤會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靜態方面,參與者只要投資7000元人民幣,6個月后可提現22.4萬元,投資回報率為32倍。動態方面,參與者只要向下發展一代,便能獲得相應的收入,向下發展得越多,獲得的收益就越多。2014年4月,警方在多地開展行動,迅速打掉了這個“MSA控股集團”的金融傳銷團伙。
模式三推廣返利可達到60%
傳銷組織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宣傳,再在線下進行實體推廣。一方面用網絡傳播方式推銷產品變相收取入門費,并發展下線牟利,另一方面找到當地的骨干代理,再由這些骨干幫助這些人進行網上登記和輸入推介人基本資料。
2012年,上海不少市民紛紛舉報一個名為“上海莎米特生物科技”的有限公司,該公司采用的便是網上網下同時推廣的傳銷手法。設立完備的獎金分配制度,誘惑參與人員發展下線,要求參與人員網上報單,線下發展下線人員。
在其網站上,一瓶進貨成本不到300元的“膳食補充劑”,標價高達1330元。根據莎米特的宣傳,銷售人員最高可以拿到60%的返利。但最終根本沒有人可以拿到這么高的返利,大部分參與者都虧損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