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則花邊新聞熱度還未減,稱趙薇老公黃有龍被告上法庭,原因是有人買了他的房子,卻遲遲無法入住,因而提告,要求黃有龍騰退房屋。可這房子卻不是黃有龍賣掉的,而是他的司機賣掉的。
那么問題來了,司機為何能賣掉黃有龍的房產呢?究其原因,竟然是該司機冒充黃有龍到公證處,通過人臉識別技術辦理了委托公證證明,委托另一人將房屋賣給了武某。
那么,果真是人臉識別技術不靠譜嗎?有可能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安全聯盟聯系了多家國內一線的生物識別技術公司,業內人士分析,問題有可能出在三個方面:
可能性1:繞過了人臉識別技術
目前生物識別技術(包括人臉、指紋、掌紋、虹膜等)已經廣泛應用于支付、安防、金融、安檢多個行業,但這些技術的應用都還處于起步階段,很多配套系統和流程制度都還不完善,拿黃有龍的這個事件為例,多位專家都聲稱,很有可能司機是繞過了人臉識別系統,鉆了流程上漏洞,完成了公證。
可能性2:通過易容術等突破了人臉識別技術
“以國內的人臉識別技術水平,想要直接騙過人臉識別技術可能性不是特別大,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國內生物識別技術CTO介紹,他們公司曾高薪聘請了一個香港的團隊來做易容實驗,以考研公司人臉識別系統的安全性,實驗了3次,都沒有突破人臉識別系統。
據介紹,一次易容的費用高達數萬元,需要專業團隊配合工作至少半個月時間。過程包括、翻模、雕塑、用硅膠等材料做一張類似“面膜”的“新臉”,然后還要化妝。“面膜”要求面部一切的位置包括法令紋都要做到和真臉嚴絲合縫,但就是這樣也沒有騙過系統。
不過考慮到趙薇和黃有龍的司機平時接觸到影視圈內人的機會比較多,不排除司機借助易容等手段直接騙過了人臉識別技術。
可能性3:司機直接騙黃完成了公證
人臉識別技術用于公證,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在委托公證中,很多委托方和受托方不在同一地點,人臉識別技術可以幫助完成遠程身份確認和達成委托。不排除司機借其他理由騙黃有龍完成了人臉識別和公證。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安全聯盟,國內專注人臉識別研究的人數不超過100人,并且這個圈子的人大多互相熟識。目前圈內對這一事件了解也不太多,更多的都是各種可能性的猜測。但在有一點上,多數圈內人士的觀點和態度是一致的,那就是對這件事情的擔憂,不少圈內人士都擔憂這一事情會留給公眾一個深刻印象:生物識別技術目前還不可靠。
一家總部位于上海的知名生物識別技術公司的CEO更是一語中的:生物識別技術公司是概念股,大家炒作的都是概念,一旦概念破滅,比什么都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