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警方通報,今年以來,全市發生各類電信詐騙案件2.7萬余起,其中百萬元以上案件120余起。除電話冒充公檢法、假綁架等形式外,利用QQ、微信等進行詐騙的案件漸多。警方提示市民,遇到可疑電話、短信、微信要提高警惕,不輕信他人,不隨意匯款。
盜財務人員QQ 冒充老板詐騙
今年9月,事主小張收到老板“魏先生”發來的QQ信息,信息中有一個賬戶和收款人,“魏先生”讓小張給這個賬戶轉賬126萬元,小張隨即安排財務主管匯款。真正的老板魏先生看到交易記錄后詢問小張,小張才意識到被騙。
據警方解析,不法分子散布木馬病毒,專門盜取公司財務人員的QQ號及密碼,深度分析其好友、聊天記錄以及電腦資料。然后,騙子拉黑該公司老板QQ號,將自己的QQ號偽裝成老板,并加財務人員為好友,再模仿老板語氣實施詐騙,要求財務人員轉賬。嫌疑人還會設障礙,阻撓財務人員核實信息,例如說手機卡壞了等等。
【警方提示】財務人員最好不要輕信微信、QQ發送的轉賬信息,更不要通過微信、QQ等方式轉賬。遇到轉賬事宜,財務人員務必要與本人核實確定,不見本人不能匯款。
盜留學生QQ號冒充校方
今年9月,事主接到正在國外留學的女兒“小姜”發來的QQ信息,說是學校在辦哈佛特訓班,需要5萬元學費?!靶〗边€發來一個學校教務處主任的電話。事主打去電話,簡單詢問幾個問題,就按對方要求匯款。隨后,對方以其女兒報名超時為由又要8萬元,事主才有所察覺,聯系女兒方知自己上當受騙。
警方解析,犯罪團伙事先將用于作案的筆記本電腦改成境外的IP地址,并用電腦搜索在國外的華人,向對方發送信息希望結交為好友。信息中放入木馬鏈接,利用木馬病毒盜取對方QQ號。詐騙分子查看被盜QQ號信息,并加其為好友,通過聊天獲取被盜QQ主人的個人、家庭、留學等情況以及視頻等資料,用于后續詐騙。
【警方提示】不要隨意接收陌生人在互聯網上發來的文件,防止因木馬病毒致QQ號被盜,更不要向陌生人泄露個人及親朋好友信息。若QQ號被盜,及時修改密碼并告知親朋好友。遇對方提經濟要求,要通過電話等其他方式聯系核實。
假冒民航客服發退票改簽短信
今年9月,事主小張接到一條短信,短信稱其訂購的機票因飛機故障需改簽,讓其聯系民航客服辦理。小張撥打短信上的電話,對方稱須先進行轉賬操作,才能將銀行卡與航空公司綁定進行改簽,但是轉賬金額會高于其卡內余額,因此不會轉賬成功。小張按照要求操作,但系統卻顯示轉賬成功。小張這才意識到被騙。
警方解析,不法分子非法獲取事主購買的機票信息后,假冒民航客服通過短信、電話與事主聯系,先告知事主轉賬金額高于銀行卡余額不會成功,但當事主匯款時,詐騙分子先往事主銀行卡匯入一定金額的錢,將余額補足,使事主匯款成功,騙得事主卡內余額。
【警方提示】收到此類短信,要撥打114查詢核實客服電話。因航空公司的原因導致航班取消或其他原因,在航班起飛前改簽不需任何費用,且不會通過ATM機或其他非接觸方式辦理,需到代售點或航空公司柜臺當面辦理。
保險續費網址盜刷銀行卡
今年9月,事主趙先生收到某保險公司發來的短信,短信稱現在續保打折,并提供續保網址。因為以前購買過這家保險公司的保險,趙先生就點進網站輸入手機收到的驗證碼。隨后幾天,趙先生不斷收到該保險公司發送的扣款失敗通知,信息里還有那個網址。趙先生再次點開網址,輸入自己的銀行卡卡號和密碼,然后就收到轉賬成功的信息。趙先生登錄該保險公司官網查詢續保,發現未繳費,才明白被騙。
警方解析,不法分子冒充保險公司、各大銀行甚至移動運營商,以保險續費、網銀升級、積分兌換等理由發送短信,要求事主登錄短信中的鏈接,輸入自己的銀行賬號、驗證碼等個人信息,通過盜刷銀行卡的方式騙取事主錢財。
【警方提示】市民在接到此類信息后,一定要撥打官方客服電話或者登錄官方網站進行核實,切記不要點擊短信內容上的鏈接,更不要輸入自己的銀行卡賬號及密碼,以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