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風頭一時無兩的互聯網金融新貴e租寶開始卷入傳銷漩渦,有自稱為e租寶員工的網友在網貸天眼發表網帖稱e租寶母公司鈺誠集團是中國最大傳銷集團,并列舉諸多證據。6月底,北京商報曾撰文曝光過e租寶存在虛假標的、非法集資、內控不嚴等問題。
根據官網信息,截止8月1日,e租寶累計促進交易額超過172億元,這家去年7月下旬才上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在過去一年時間里以日均超過4500萬元的規模增長,一躍成為互聯網金融行業最耀眼的明星公司,在刷新行業紀錄的同時,一系列問題浮出水面。這些問題同時指向一個方向:龐氏騙局。
按照龐氏騙局的標準定義,這種空手套白狼的玩法是利用新投資者的錢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制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這個鏈條一般以高收益誘餌為起點,以投資者血本無歸為終點。
從已披露信息來看,e租寶的業務模式跟龐氏騙局有諸多相似之處。
e租寶是一家以融資租賃債權交易為基礎的互聯網金融居間服務平臺,這個模式也被其稱為A2P。通俗一點講,e租寶連接的兩端分別是融資租賃企業和投資者,主要靠撮合雙方達成交易獲利。
官網信息顯示,8月1日,e租寶成交額增長2.43億元,如果沒有水分,這個數據放到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都遙遙領先。e租寶吸引大量投資者的關鍵點有兩個,一個是鋪天蓋地的廣告,另一個是超常的高收益率。
與大多數互聯網金融同行低調潛行不同,e租寶一上來就高舉高打,早在今年初,e租寶的品牌廣告就打到各大高鐵車站和寫字樓宇,4月起更是登陸包括《新聞聯播》前廣告時段等在內的央視四大黃金廣告時段。5月起,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河北衛視、天津衛視、江蘇衛視六大知名衛視開始全天候播放e租寶宣傳片。7月份,e租寶廣告開始出現在包括西直門地鐵站在內的北京人流聚集的地鐵換乘站。
雖然上述廣告渠道的成本外界很難知曉,但是e租寶在廣告宣傳上下血本已是不爭的事實。e租寶一直標榜自己致力于為融資租賃企業提供低成本的融資渠道,那么問題來了,這些天價廣告最后是誰去買單?從趨勢上看,e租寶不計成本大打廣告戰,意在通過眼球效應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投資,這也的確達到效果,但是這種不可持續的經營手段能維持多久?這其中很大的可能是,e租寶壓根沒有想持續經營。
高收益是e租寶吸引投資者的另一大利器。根據官網信息,e租寶平臺上的資產年化收益率為9%-14.6%。業內人士透露,融資租賃行業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在8%左右,e租寶最高年化收益率接近這個水平的兩倍。e租寶是有遠超同行的經營水平還是只想用高收益率攬客?相信大多數人都愿意相信是后者。e租寶絕大多數資產都是一年期,并且按月付息,這種資產布局為連環騙局提供了生存土壤,只要后面還有人不斷投資,前面留下的窟窿就可以補好,不到平臺清算的哪一天,這個蓋子很難被揭開。
前文談到的還只是假設e租寶在用投資者投入的資金彌補經營上的虧空,但種種跡象顯示,e租寶最大的問題還不是商業模式上的硬傷,非法集資和虛假標的可能造就中國互聯網金融歷史上最大的龐氏騙局。
7月31日,一名疑似e租寶投資者的網友質疑e租寶在搞非法集資,在該網友的微信長文中,e租寶多個項目涉嫌造假,并且造假主角指向e租寶及其母公司鈺誠集團。
被指向非法集資的三個項目都具有以下特征:1、借款企業均是在借款前不久完成經營范圍變更和注冊資本金擴充;2、借款企業的法定代表人都在借款前更換為安徽蚌埠人,安徽蚌埠正是鈺誠集團總部所在地;3、e租寶夸大借款企業業績,造假痕跡明顯。
以e租穩盈融資租賃債權第275期B為例,這個規模為3000萬的一年期資產上線于7月1日,背后借款公司為煙臺市華迪鑄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華迪鑄鋼),其前身是煙臺華迪保潔有限公司,該公司于今年6月8日完成經營范圍變更,經理、監事、投資人同時也由身份證號370613開頭的山東煙臺人陸某某和曹某某變更為身份證號340304開頭的安徽蚌埠人周宏偉和周遠軍。
e租寶在官網上介紹華迪鑄鋼經營鑄鋼件、鑄鐵件兩年,2014年收入近5.2億元,但是在今年6月8日前,華迪鑄鋼還只是一家保潔公司。在完成企業名稱、經營范圍、投資人變更不到1個月,華迪鑄鋼就通過售后回租獲得5000萬元授信,并在e租寶上成功融資。蘊藏在其中的風險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到。
其它兩個項目也都在6月8日完成上述關鍵信息變更,更為可笑的是,一家木材公司,一家機電公司,兩家業務關聯不大的公司背后有一個共同的投資人黃顯振,毫無疑問,也是安徽蚌埠人。種種跡象顯示,這三個項目是一次有組織的非法集資,e租寶是最大的嫌疑人。
早在6月底,融360就披露過e租寶涉嫌通過虛假標的圈錢。融360表示,e租寶上有一家名為“深圳市隆金佳利科技有限公司”的借款企業,該企業以售后回租的形式獲得安徽鈺誠融資租賃公司(e租寶合作方,同時也是e租寶母公司鈺誠集團子公司)6300萬元授信。而融360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登記的地址,實地調研后發現,這家公司并不存在。
央行牽頭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網貸平臺選擇銀行作為資金存管機構,避免網貸平臺經手投資者資金。在此之前,大型網貸平臺基本都與銀行達成第三方資金存管合作。但是交易額早就破百億元的e租寶至今還在裸奔,其目前待收的超過百億元投資款去向何方成為一大懸案。中國經營報6月份曾報道過,e租寶工作人員承認,平臺上的部分項目屬于老板自己的融資項目。這家內控風險巨大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就像一顆隨時會引爆的地雷。
諸多跡象顯示,e租寶不像一家正常經營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反而是一個擊鼓傳花的舞臺,最早期的投資者可能已經落袋為安,但是越滾越大的盤子裹挾著越來越多的普通投資者,將一幕悲劇演到底。龐氏騙局故事講的再好聽,也有泡沫破滅的一天,只希望更多的人意識到其中的風險,不要被耀眼的廣告和迷人的高收益蒙蔽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