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銀行客服短信,登錄銀行網站對手機銀行升級,按提示要求操作,結果2萬元片刻被劃走。而騙子做出的虛假銀行網站,與正規銀行網站高度相似,百姓很難辨認。昨天,朝陽檢察院發布最新詐騙案件,無卡預約取現成騙子又一新手段。?
?
2014年10月的一天,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王女士正在美容院做美容,接到一條銀行的客服短信,提示她登錄短信內的銀行網站鏈接對手機銀行進行升級。王女士直接通過短信內網站鏈接登錄進入后,按照要求輸入自己的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碼、手機驗證碼等相關信息進行升級,沒過多久竟然收到一條被他人當地無卡取現2萬元的短信,王女士立刻向公安機關報案。??
接到報案后,公安機關高度重視,經過一段時間的偵查,查獲了一個家族式實施信用卡詐騙犯罪的團伙,覆蓋京、滬、閩、贛、湘、粵多地,潛在受害人有百余人,僅查證屬實的北京地區被詐騙款即達50余萬元。目前,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劉某、梁某、馬某以涉嫌信用卡詐騙罪批準逮捕。
初中畢業的劉某賣過茶葉,開過手機店,工作辛苦卻賺錢不多的他開始謀劃一些來錢快的門路。2011年開始和他人一起從事非法活動兩年左右后,劉某決定單干,于是召集了自己的哥哥、堂弟等人開始策劃詐騙。隨著金融服務業與互聯網技術的不斷融合,很多銀行推出了無卡預約取現業務,經過“研究篩選”,劉某發現某銀行的無卡預約取現額度很大,并且交易驗證關卡設置相對簡單,于是劉某將該銀行的客戶確定為實施詐騙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