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報道】1月4日消息,中央電視臺十三套《每周質量報告》欄目今日播出了一期“新舉措看網購”節目。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在節目中表示,為保護消費者權益,新的網購監管辦法《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將于3月15日出臺。新辦法對經營者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及相應的處罰辦法做出了具體規定。
新辦法規定,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對經營者予以行政處罰的,應當記入經營者的信用檔案,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及時向社會公布。這相當于有了公示經營者信用污點的依據。
辦法對消費者7天無理由退貨權的行使作出了規定,將拖延、無理由拒絕進行類型化,以負面清單的方式明確了具體的執行標準和方式。
對于個人信息的保護,新辦法規定,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消費者同意。
據張茅介紹,近年來,我國網購市場增長迅速,成交增幅保持在40%-75%之間。但網購投訴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網購成交的增長速度,平均來看,網購投訴增長速度是網購成交增長速度的2倍還多。2014年1-11月,已經接受和處理的網絡消費者投訴超過5萬件。
而消費者投訴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虛假宣傳、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產權、售后服務不及時等多方面,此外,個人信息泄露、快遞不及時或貨物有損壞等也是投訴的主要方面。
張茅認為,網絡交易不同于實體交易,具有開放性、虛擬性、跨地域性等特點,違法問題比較隱蔽。網絡監管也存在發現難、取證難、處理難等客觀實際,單純的行政監管往往顯得力不從心,需要充分發揮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等多方面作用。
2014年國家工商總局在網購監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制定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新的《網絡交易監管辦法》,開展紅盾網劍專項活動,雙十一前夕約談10家大型電商網站等。
張茅稱,2015年消費者的網購體驗將會進一步改善,讓信用真正起到創造財富的作用,隨著新辦法的實行,新網購指日可待。
?